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22日,食品工程学院院长张娜教授、杨杨副教授、张光副教授携指导教师徐悦讲师,带领学院宋佳琪、孙秀宇、申鑫玉、高嫚四位博士研究生组成的"食安助农实践队",赴向阳镇开展专项实践活动,为当地肉制品加工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01 专业宣讲筑牢安全防线
实践队与向阳镇政府及当地企业代表在裕源福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会议室开展交流活动。向阳镇党委书记刘鑫、副书记杨兴娜、副镇长周伟明、党建办主任周颖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宋佳琪博士以"肉制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为主题开展专业宣讲。她结合向阳镇肉制品产业发展实际,从原料采购检测、生产过程卫生管理、成品存储保鲜等关键环节入手,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对比等方式,详细讲解了肉制品常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指导。在场企业代表认真记录要点,并就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宋佳琪博士展开热烈互动。


02 企业调研探寻发展路径
裕源福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闯志海经理带领实践队一行参观企业生产车间,并系统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及产业链布局。在参观过程中,孙秀宇、申鑫玉博士针对生产流水线的卫生标准、加工工艺优化等问题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入交流,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高嫚博士则重点关注产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环节,结合市场趋势为企业提供了差异化发展思路。


张娜院长表示,高校与企业应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技术研发、人才输送等方式,共同推动肉制品产业向标准化、高端化转型。徐悦讲师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对企业的绿色生产技术升级提出了专业见解。
03 乡村走访挖掘特色潜力
在向阳镇党委书记刘鑫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东兴满族村实地调研。走进村内的月上谷玉米加工小作坊,大家详细了解了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制作工艺、销售渠道及文化内涵。徐悦讲师结合食品工程专业知识,针对小作坊的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保质期延长等问题提出了技术方案;四位博士则围绕"农旅融合"思路,建议将玉米加工过程开发为体验式旅游项目,通过"生产场景+民族文化"的组合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


刘鑫书记对实践队的专业指导表示感谢,他认为此次高校团队的到来,为东兴满族村特色产业发展打开了新思路,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让科研成果真正扎根乡村、服务民生。
此次向阳行实践活动,是食品工程学院践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专业宣讲、企业调研、乡村走访等环节,实践队不仅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更搭建起高校与乡村的合作桥梁。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向阳镇的特色产业将焕发新活力,校地携手共绘的乡村振兴画卷必将更加绚烂。